2024年以来,渝水区人民检察院深入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以“如我在诉”的情怀做实矛盾纠纷化解工作,努力做到案结事了人和。该院获全市推进“枫桥经验”经验工作法先进单位,2名干警分别获得全市信访工作优秀个人、全市推进“枫桥经验”经验工作法先进个人。
一是拓宽线索摸排渠道。聚焦进入检察环节的婚恋家庭、邻里关系、涉众金融、校园安全等重点领域案件,组织各业务部门深入排查风险隐患,对排查出来的5件重点案件建立工作台账,研判风险等级并制定稳控措施。主动融入辖区综治中心,定期参与“矛盾纠纷化解e中心”“渝快办”值班接访,通过加强诉求指引、政策帮扶、释法说理等方式提前介入潜在涉法涉诉案件,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。结合全市政法干警“进网格 访万家 护平安”活动,将全院干警编入辖区55个网格,通过加入业主微信群、深入社区开展“每周有约”值班活动等形式,广泛收集社情民意,共排查矛盾风险点25个。
二是妥善化解矛盾纠纷。建立信访案件分级分类处置机制,根据涉案人数、将信访案件划分为低中高三个风险等级,分别由承办检察官、控申部门和承办检察官、院领导负责化解。通过该机制,共妥善办理群众信访案件143件,其中院领导包案化解22件。凝聚多元化解合力,联合区委政法委、公安、法院等5部门制定《关于深入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联合调处的实施意见》,加强信息共享、联合调处,针对疑难复杂信访案件会商6次,联合接访4次,化解重点信访、重复信访3件。引入两代表一委员、律师、专家、心理咨询师、人民调解员等专业力量,参加信访案件公开听证19件,参与接访10次。
三是扎实开展司法救助。充分发挥司法救助救急解困、修复社会关系、化解矛盾纠纷作用,加强市区两级院上下联动多渠道筹措资金,为62名涉案困难群众发放司法救助金48万余元,对8人帮助落实低保、教育、就业、医疗以及心理疏导等帮扶措施。如,办理的黄某某强奸案,针对被害人智力障碍、母亲长期生病、生活困难等情况,与市检察院联合发放司法救助金6万元,并协同民政、妇联、教育等部门将其纳入“春蕾女童”助学计划,将其母亲纳入低保救助范围。推进司法救助与刑事和解深度融合,对因案致贫而被告人无力赔偿的案件,经调查核实后,及时发放司法救助金,依法保障被害人合法权益,修复受损社会关系,共帮助15名刑事被害人达成和解。